114年精神障礙者公民培力系列講座暨成員招募活動,第八場10/27 晚上18:30開始,培力團體的成員黃顗睿遠在彰化線上參與並擔任主持人, 前 20 分鐘介紹團體並且招募夥伴加入團體。
本場次主題:回顧前兩屆的討論議題-從閱讀「第二次結論性意見行動回應辦理情形」開始,講師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莊棋銘副秘書長,為了分享這個主題,講師梳理2017年、2022年兩次參與平行
在講座開始前,有夥伴跟講師私下交流,
講師提到,自己剛出道曾經也覺得,如果不可能還要努力嗎?但得到回應是,
講師分享結論性意見內容很多,要全部閱讀及討論不太容易,
這天晚上實體參與夥伴共8名,線上夥伴共9(個人/機構),認真的聽到晚上9:00結束,跟前幾場一樣,認真交流到最後一刻。培力團體最後一場公開講座,今日最終結束,如果聽完講座之後,對倡議培力有興趣,歡迎按下【報名】加入「心時代培力團體」,未來是「臺灣心理社會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」(簡稱心社會),
來看看今天,夥伴們關心什麼吧
- 講師當年如何投入障礙倡議?
- 講師提到自己的組織在2017年第一次參加CRPD平行報告準備
當時是協會,第二次(2021年)參加組織是聯盟, 這個改變是什麼原因? 協會/聯盟有什麼差別? - 在團體合作寫影子報告過程中,是否有意見相左的時候? 這時候該如何處理?
- 障礙者組織障礙者的比例是多少?
- 心理社會障礙者外表看不出來,有時論述需求別人無法理解。
- 「第二次結論性意見行動回應辦理情形」是指追蹤管考嗎? 「閱讀」是怎麼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