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114心靈會客室《 居住新觀念:破解囤積問題》

114心靈會客室《 居住新觀念:破解囤積問題》

 

周末,連綿不絕的雨下了一整天,然而回覆出席心靈會客室《 居住新觀念:破解囤積問題》社區講座的參與夥伴幾乎95%都來了!不能出席的夥伴也幾乎事先告知!這對辦理活動的人來說,是令人感到幸福的。

這次的心靈會客室,大家齊聚關心如何改善囤積問題,無論是在家裡或社區其實都面臨這樣的困難。莊柏辰里長分享過去處理兩件囤積在社區、重要通道的案例,有部分民眾認為造成社區環境雜亂囤積各式物品的民眾,能不能去住機構?里長表示應該與協助與包容,而不是驅趕,如何引導以及提供資源協助才是解方,因為左鄰右舍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狀況。

 

居家整聊室的余亭儀講師,分享自己起心動念成為居家整療師的原因,原來是因為從協助朋友開始,在協助下雖然會變整齊,但很快就又回復原狀,發現一次又一次的協助,最後卻又回到原點。

許多人會因為「整理很累」、「捨不得丟」等原因而逐漸囤積,而家裡亂的原因包含:物品量太多、物品配置不當、動線問題等,影響生活品質。

然而整理不只是物品,還有心思意念,有時候,除了是因為物品擺放在深處,有時候是因為:可能還沒準備好面對,處理內心深處把東西下架,有時候親子關係基於補償,也會不斷購買大量物品來呈現。

 

 

現場民眾分享,整理方式就是丟丟丟,但對於關係近的,就很難開口,甚至影響家庭關係。現場也有媽媽帶孩子一起來,實際了解如何整理。希望透過了解整理,改善家庭關係。

 

亭儀講師請大家思考:

『我想過怎樣的生活?』

『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?』

『什麼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?』

 

 

利用袋子及雙手,依照下列五步驟讓生活更美好:

1.下架(評估空間可以收納的物品數量)

2.分類(相同類型物品,思考重複購買或囤積的物品,篩選取捨)

3.篩選(空間決定量)

4.配置(依習慣、物品能順利歸位來思考)

5.上架(選擇透明或有把手的收納品,把物品直立擺放)

 

現場夥伴記下筆記

 

 

本次活動結束,社區民眾歡迎本會再到社區辦理活動,也歡迎本會的夥伴去擔任志工,雖起源於夥伴打翻水,但透過溜下來打掃展現主動負責一面,因此社區民眾們開玩笑的表示願意把65歲以上的志工條件,調降到30幾歲。很開心看到本會夥伴與社區民眾開啟互動與連結!

 

新北市樂悅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的工作夥伴,也留下來交流本會辦理的各項活動,很開心有機會交流~也歡迎有機會來本會 支持中心參訪喔!

回目錄頁
subscibe